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新闻 >> 文章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传播学专业方向分析
整理自:2exam.com 2009-8-24 15:22:14

1.理论传播学方向

在经济、社会日益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传播学已经成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本研究方向在传播学学术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该学术体系的基础理论。

本研究方向的特点是在从传播历史发展入手研究传播活动的普遍规律的基础上,侧重于研究代表传播发展方向的,以广播电视、互联网为主体的传播活动及其规律。传播学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决定了其研究方法的综合与多元。宏观上,本方向研究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把握传播活动的过程、机理和效果等的基本规律,从新的学术角度,用新的研究方法探讨、开拓传统学术领域;微观上,本研究方向结合我国传播业,尤其是广播电视业、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实践,研究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传播的手段、受众、改革等重大问题。

本研究方向硕士研究生(论坛) 的培养目标:为包括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级各类传播媒体、政府相关机构、企事业宣传或公关部门等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学生理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将形成宽厚的人文及社会科学基础,全面掌握传播学原理、理论框架和实践技能,具备对传播现象、媒介实践的批判及反思能力,成为具有现代传播理论素养、适应当前信息传播业以及媒介研究、教育领域实际需要的专业化的应用人才。


2.应用传播学方向

(1)媒介经营管理是一级学科“新闻学与传播学”、二级学科“传播学”之下的研究方向。媒介经营管理主要研究大众传媒经营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学科研究,研究范围主要体现了新闻传播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的交叉和融合。

本研究方向为应用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宏观层面的媒介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制的研究、媒介发展战略研究,中微观层面的媒介策划、媒介品牌、媒介营销等研究。

本研究方向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新闻传播学和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主要运用对比研究法,对比国外传媒集团先进的媒介运营模式;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研究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传媒经营管理案例;运用实地考察法,让学生深入传媒一线参与实践;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法,对媒介市场的描述要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去研究。媒介经营管理作为新兴的交叉型应用型学科,研究方法较为综合,总体强调第一手资料的占有,着重与传媒产业发展需要结合,和本学科理论发展相联系。

本方向研究依托传媒大学的综合学科交叉平台,如与传媒经济研究、受众研究、媒介市场调查研究、广告学研究等的有机结合,依托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种强势媒介的有效关联,使媒介经营管理研究具有学科延展性、专业贴近性和内容实用性的优势。

本研究方向为传媒产业培养应用与研究并重型人才,硕士生应通晓传媒经济和传媒经营管理的实务,具备传媒专业素养以及经营管理的素质和技能,同时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和一定的教学能力。对学生量才侧重培养,毕业学生可为胜任传媒产业领域专业性经营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可为承担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高层次的媒介管理工作的管理型人才,可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研究型人才。

(2)媒体创意是媒介竞争的产物,是市场化时代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手段。其基本内含,是指现代传媒面向市场需求和变化,在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各个环节所采取的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策略和构思。其要旨在于因势而变,不断推陈出新。其范畴涉及传媒运作的方方面面,简单地说,可概括为创意传播、创意经营和创意管理三大领域。目前,本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主要定位在创意传播领域。

创意传播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在关注大众传媒发展动态、把握创意实务前沿、解析有关创意案例的基础上,在理论与实践互动、多维理论与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中,全面总结、探讨各类大众传媒的创意传播规律。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学术视域涉及到传播学、美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大众文化、系统科学、市场营销、创新思维等多学科理论和知识。其研究特色,一是综合性、交叉性,二是较强的实践指向。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对该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本方向培养的研究生要求具有较为扎实的传媒理论功底,相对开阔的知识视野,掌握创新思维原理,并能够成功地应用到现代传媒领域;从人才规格上说,是一种以创新思维为核心,集人文素养与传播智慧于一体的高层次的现代复合型人才。毕业后,既可以做“创意人”、“策划人”,从事专职的媒体创意与策划工作,也可以从事传媒领域的相关工作,以及相关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3)传媒策划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它是从传播媒介入手,既分析了传媒对其他经济社会活动的策划,又分析了企业以及其他实体对传播媒介的策划。本学科的基础是应用传播学以及其分支学科传媒经济学。通过本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传媒活动的规律及其运营技巧。学生就业可去媒介和政府机构从事高层次的媒介策划与管理工作,可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4)受众研究方向介绍受众是传播的起点和归宿,受众研究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是传播学研究一个极为重要的领域,也是一个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领域。随着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今天的受众不再只是游走于不同媒介之间的读者、听众或观众,也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受众日益增强的主动性和影响力,使得新媒介环境下的受众研究,凸显出更加鲜明的学术价值,更加丰富的应用内涵。

受众研究是横贯传播学与应用传播学诸学科方向之间的一个重要桥梁,发展前景广阔。受众研究广泛融合多学科理论和知识,注重定量与定性方法的结合,采用结构性、行为性、社会文化性等多种研究路径,对受众规律进行探讨,同时关注社会转型期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动态与生态。受众研究对于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传媒生态学、广告学等学科研究的发展,对于媒体经营和管理、媒体策划、节目评估与编排、广告媒体计划等应用领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与传媒业实践对接的一个重要途径,受众研究既为传播活动提供决策依据,也为衡量传播效果提供尺度标准,它的量化形态(如收视率等)还是媒介与广告市场的通用货币。以受众理论为指导,采用传播学研究方法所进行的受众调研,如收视率调研、收听率调研、阅读率调研、点击率调研等,本身已经成为媒介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本专业方向以三个并重为特征:宏观与微观研究并重,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并重,文理并重。注重培养三种高级专门人才,即从事受众理论研究的人才,从事受众调研分析的人才,基于受众调研进行媒体策划、媒体经营、节目评估、节目编排、广告媒体计划、购买和效果评估的复合型人才。本专业方向的研究生需要熟悉和掌握有关受众研究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各种与受众相关的理论、方法、应用领域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

从历年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下,本专业方向的职业选择包括,高校教师,相关国家机构公务员,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媒体总编室、广告部、节目中心管理者和数据分析评估人员,新闻出版、网络新媒体从业人员,媒体和市场调研公司的数据调研和分析咨询人员,相关机构的经营管理和公关人员。 
 
3.传播学研究方法方向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交流的科学,是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一门具有多学科性的边缘学科。传播学研究方法方向则是研究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和技术,有效、客观地进行传播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的学科。其中包括如何进行研究方案的设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分析;结果的描述、解释以及理论模型的检验和修正等,从而达到综合地、深层次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地探索和研究人类传播活动的客观规律及其传播效果的目的。

研究内容:培养掌握现代科学语言,熟悉逻辑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归纳、演绎、分析、建模等方法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复合型的高级研究人才。培养既懂定性分析方法,又能综合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和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关传播学前沿课题和实用课题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研究课题的实践,掌握传播学研究、特别是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

研究重点和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大类,研究方法类(科学的基本原理、抽样调查原理、计算机辅助调查技术、实验、内容分析、定性研究法、媒介研究、数据处理等)、统计分析类(初级分析法、高级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结构方程式模型,等)和实用软件类(数据录入软件、统计分析软件、问卷调查分析软件、专业分析软件,等)。

研究特色是文理综合,学科交叉;既研究定性研究方法,又重视定量研究方法;既强调基本的理论和框架,又注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和计算机软件;既要与国际的研究方法同步,又要适应我国本土的研究实际。

研究优势在于本方向拥有结构合理、老中青相结合的高素质的人才。目前6位教师中有1名教授、4名副教授和1名讲师;有3位博士和3位兼职在读博士;有1位35岁以下、4位35-50岁、1位50岁以上的教师;这些教师大多拥有丰富的研究实践和经验。

传播学研究方法方向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科学语言,熟悉逻辑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归纳、演绎、分析、建模等方法从事传播学研究的复合型的人才。

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既掌握传播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又了解相关领域如社会学、心理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该熟练掌握实证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既懂定性分析方法,又能综合地运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和各种计算机辅助手段。目标是能够从事有关传播学前沿课题和实用课题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包括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媒体、市场研究公司和企业从事调查、数据分析和咨询的研究人员或实际工作者。(参考数据:2006年毕业的19名硕士生中,就职在高校1名、媒体/媒体研究机构或公司6名、市场研究公司6名、各类企业6名。2006年毕业的3名博士生中,就职在高校1名、广电总局1名、研究公司1名)。


4.电视文化传播方向

电视文化传播方向是对电视影像符号、各种节目形态作整体性的研究。它跨多种学科,如:哲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人类学、新闻学、心理学、影视理论。研究范围广阔而深透,是电视新理念、新观念、新社会文化现象的研究。

电视文化传播在整个现代媒介文化中处主导地位,影像文化现正取代印刷文化的中心位置,成为主导文化。电视文化是大众文化中对社会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在整个现代媒介文化研究中,它处于学术最重要的地位。而以往我们对电视文化研究不够,常陷入各分支学科之中,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电视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让各个分支学科从整体上观照电视媒体文化。由于电视文化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力巨大,我国电视媒体的不断开放,影视文化在国际竞争的加剧,对电视文化的研究具有极广阔的前景。如:对世界各个文化差异性和体制的研究;各国家、各地域的观众文化心理研究;电视的策划;数字互动电视:电视功能和DV影像文化的研究,将推动电视理论各学科的发展,并能产生众多的边缘学科。它应成为媒介文化的主导学科。

电视文化传播方向培养的学生,能更深透地理解电视对社会的作用,视野更开阔,具有深厚的文化学养,在电视台和理论研究上更具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媒体业将更需要此专业方向培养的智能策型划和多视野观念的电视人。


5.媒介与女性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性别与媒介传播的关系逐渐成为跨学科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尤其是从性别平等的视角进行媒介研究,以及对媒介在女性文化与现实发展中的诗学研究,更是学界前沿学术的发展需要。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媒介与女性学术成果和业界产品的现状和发展走向(特征、属性、视角、横向及纵向理论支点),女性媒介工作者和女性受众的调查研究(性别观念对媒介影响、媒介女性文化再现等),以及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该领域学科框架和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等。

媒介与女性研究正成为国际学术界的新兴领域。与欧美国家研究水平相比,我国的媒介与女性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推动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